超75%品类可在线培训,教育直播的春天来了?

超75%品类可在线培训,教育直播的春天来了?

最近几年,受到科技驱动和消费升级的渗透,传统的培训产业也在升级,培训升级里风头正劲的是直播培训,涌现出了一些“准独角兽”公司。本文分析了直播培训迅速崛起的原因,并展望了教育直播未来发展的几大趋势。

图片来自“123rf.com.cn”

培训是一个挺传统的行业,体制外凡是由教师为学生提供教学服务的业务,我都认为是培训业的一部分。最近几年,受到科技驱动和消费升级的渗透,传统的培训产业也在升级,我在这里面看到了巨大的创业和投资的机会。

培训升级里风头正劲的是直播培训,涌现出了一些“准独角兽”公司。因此,今天我为大家复盘直播培训在过去两年的发展概况,分析其迅速崛起的原因,并展望教育直播未来发展的几大趋势。

在线教育直播正红

在讨论直播培训之前,我们先界定一下本文所指教育行业不同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以确保在共同的话语体系下交流。

偶尔会有刚入行的朋友跟我抱怨,说教育行业挺复杂的,很难看清楚,这时候我就会向他介绍我的“教育行业三层结构”理论。在我看来教育行业像一个鸡蛋,分为蛋壳、蛋白和蛋黄三层:

1.最外面一层“蛋壳”,我称为周边产业。主要是生产实物型产品、工具型产品和内容型产品的公司,还包括平台型公司和提供企业服务的公司,本质是围绕教学服务所需的周边产品展开。

2.中间一层“蛋清”是培训产业。即市场经济下老师给学生提供授课服务的业务,最主要的是线上线下各品类培训。这一层卖的不是产品而是服务,是人与人之间的交互过程。

3.最核心的“蛋黄”是教育体系。这部分是由国家真正把控的部分,包括各类全日制公办或民办学校,它的核心是服务于国家使命与意志的人才需求。

“蛋黄”的营养最为丰富,国家绝大部分教育经费都投放于此。培训产业比教育体系的整体投入相对少很多,但“蛋白”依然营养充分,并且充分向市场开放。而周边产业就像“蛋壳”一样没有太多营养,赚钱机会相对较少。

传统教育行业就像一个被蛋壳保护着的鸡蛋。当互联网与科技这个外力接触到教育时,也需要自外而内地分三个阶段来渗透:

1.最先碰到的就是“蛋壳”。那些周边产业,恰巧也是互联网和科技最擅长的工具类、平台类和部分浅层内容类业务,于是题库、拍照搜题、背单词类等项目在这段时间集中爆发。

2.接下来,在线教育渗入培训产业,大量品类被在线化,教师通过互联网为学生提供授课服务。

3.近期,教育体系的官员、学校的校长与老师们也渐渐发现互联网和科技的影响力,也想将好的项目引入到学校里去。同时体制外的创业者也想从“蛋黄”里争取更多的机会,因而互联网和科技在这个阶段终于逐步渗透进“蛋黄”。

因此,互联网和科技与教育的结合可以被分为两个部分:互联网和科技对周边产业和培训产业的渗透一起组成了“在线教育”,而对教育体系的渗透则组成新的“教育信息化”。此前移动运营商们也向教育体系内渗透过一次,构成第一次教育信息化,而这次由由互联网和科技渗透。

为了帮助大家更清晰的看到这种趋势,我整理了近年来所有获得B轮以上融资的在线教育和教育信息化创业公司:

我们发现:

1.相对来讲,周边产业的融资进程启动较早、较快,接下来是培训产业,再接下来是教育体系。

2.当下周边产业创业大机会骤减,创业公司向培训产业和教育体系“下沉”。无论从整体还是个体看,业务向培训和教育体系“下沉”都是大趋势。

3.培训是教育行业最基础的商业模式,未来1-3年内,各个品类的在线化会继续持续。培训产业是持续热点,从2014年至今一直都有B轮融资。紧跟着,未来3-5年内,在线教育会以更大步伐走进学校,特别是K12的进校市场空间非常大。虽然幼教和高等教育在2015-2016年间有一波融资爆发,但是我们相信K12教育体系还会有更多机会出现。

接下来我们再聚焦直播。直播是培训的一种形式,但在整个培训产业中已经形成了巨大的引力场:

不同业务起家的教育公司很多都在进行“直播化”转型,或至少结合直播这种授课形式。既有直接开展直播授课的公司,也有原本是O2O模式但转型直播的公司,也有做内容、工具起家转型直播的公司,还有原来做录播、面授但现在也尝试与直播相结合的公司。

典型案例比如原来做录播的学而思网校宣布全面转型直播,沪江网开发了CCTalk,学而思、新东方的线下班已经启动了面授与直播相结合的双师课堂,等等。

我这里还有一个数据可以说明直播培训的火爆程度:

我们统计了2011-2016年间教育行业所有拿到A轮及以后融资的公司,然后发现涉及到直播的公司累积融资金额占在线培训行业融资总额的84%,总金额约20.5亿美金。这个比例非常之高,相对应的录播型只占16%。我们在整理数据的过程中也能明显感觉到直播型培训企业的融资比例呈显著的逐年升高趋势。

直播培训崛起的驱动力

直播培训的火热程度其实已经不需要我再强调了。但是我一直在思考,直播培训为什么能崛起?驱动力是什么?我认为主要有四点:

1.首先,对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直播是很好的解决方案。

举个最典型的例子:菲律宾口语,这也是直播首先被应用的场景。菲律宾有一亿人口,英语是其官方语言。菲律宾还是全球最大的英语Call Center输出国。但菲律宾人的收入很低,在Call Center工作月薪只有两千多元人民币。可以说,菲律宾在语言陪练方面有天然的供给优势。而另一方面,中国人长期受“哑巴英语”问题困扰,中国人的口语需求真实存在,却得不到解决。

虽然需求和供给长期存在,但是如果不采用直播形式,而是让菲律宾老师来到中国打工,是很难实现的。而直播改变了一切,成功地将需求方和供给方连接在一起。

在北美,除了英语口语供给,还存在优质的学科英语供给。中国有很多已进入中产以上的家庭,他们认为只学口语是不够的,还希望用英语学习美国小学课程,最起码学习美国小学的语文课。这种需求和供给也需要借助互联网来连接。

同理,就国内而言,北京有非常丰富的K12教学资源,北京的数理化老师水准都很高,还有不少北大、清华在校学生和毕业生可以提供课外辅导服务,这些资源三四线城市需求强烈,但老师们又很难回到三四线城市工作,于是最好的方式也是借助直播互联网,将双方连接起来。

2.流量变现压力增大,通过直播寻找出路。

教育行业的流量型产品之前很难变现,于是他们会思考教育行业什么能挣钱?只要他们重新观察线下机构,就很容易发现整个业务流中还是上课最能挣钱。我们拆分了线下培训的业务流程,可以显著观察到“上课”确实是盈利点。

第一,线下机构会给家长发学习资料,这显然是无法挣钱的。同理,我们在互联网上发放免费录播课或者图文知识点,也难以收费。

第二,被学习资料或者宣传资料吸引的家长会带孩子上门咨询,机构会给学生做模拟题测试,测试你的水平适合学哪一类课,这个测试过程也是免费的。线上的题库业务模式跟这个步骤很接近,收费难度也很高。

第三,机构还会通过开设免费的公开讲座招生,这对应在线的直播公开课,这个环节也是不以挣钱为目的的。

第四,为了正常上课,线下机构需要准备教材和教辅,教材教辅商当然能挣钱,但其体量仍然无法与培训相比。而对于线上来说,我们认真地想想,录播课与教材有很大差别吗?可能只是教材以书的方式呈现知识,而录播课以视频的方式呈现,但这二者都是静态化的。而真正有效果的学习,应当依靠老师根据学生当时的困惑不断推进、讲解,这实际上是个解读、服务的过程。所以我说录播是出版业,直播才是服务业。

最后,我们发现线下培训里只有在教室里上课是能够实质性地挣到大钱的。同理,在线教育也要靠直播课才能做大收入规模。

3.互联网和科技结合,教育的参与者一直在发生变化,人数也不断增加。

最早进行在线教育创业的其实是互联网人,他们像是外来的“野蛮人”,想要打破教育的“鸡蛋”;2014年到2018年,教育培训行业的创业者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是从新东方等培训机构走出的创业者;据我们现在的观察,很可能这1-2年开始又会有越来越多的“体制人”参与到整个进程中。他们不一定是创业者,可能是教育部门负责人、学校的校长和老师等,他们更多的是吸引、寻找、鼓励有科技和互联网基因的项目进入公立学校。

4.直播技术趋于成熟,在线互动体验增强。

直播技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为高并发的直播项目提供技术服务(比如千人、万人大课堂),第二类是现在有一些企业在做5-10人左右的的小型互动直播产品。大型直播的大家都比较了解,但小型互动直播的产品反而具有很强的创新性。

2016-2020年直播培训发展趋势

接下来几年里,直播培训会有怎样的发展趋势?我也给出我的四点趋势观察。

1.越来越多的培训品类会持续被在线化。

目前在线教育已不仅仅局限于语言培训、职业考证等领域,越来越多教育品类正在被在线化。而且这一趋势还会逐步上升,预计未来超过75%的教育品类都能被在线化。不过这些被在线化的品类有没有什么演化逻辑?经过分析,我认为有两个很重要的维度影响不同品类的在线化速度。上图的横轴是“操作性”与“知识性”,纵轴是“复杂度低”与“复杂度高”,两个轴划分出四个象限。

最容易被在线化的品类位于上图第一象限,特征是高知识性、低复杂度。最典型的例子是口语,语音本身就承载了知识,而口语的复杂度较低,因而最适合也最早被在线化。同理,学科英语、职业考证,很多也是纯知识性课程,复杂度不是很高,更多依赖知识背诵,都是在线化的首选。

第二容易被在线化的品类位于上图第四象限,特征是知识性高、复杂度也比较高。典型的像语言考试,托福与雅思考试就不像口语那么简单了,因为除了学习语言,还要学习语言所承载的信息。

再次之的在第二象限,特征是操作性比较强但复杂度较低,比如少儿美术(画作比较简单)、小部分的音乐(比如入门难度不搞的吉他),都有人在做在线培训。

最难被在线化的就是操作性高、复杂度也很高的品类,比如体育、舞蹈等,这部分最难被在线化。

以上说的是一级学科或者品类。同时,每一个学科内部又可以拆分为更细的品类,重新放到象限上观察。举个例子,体育这个一级品类很难被在线化,但体育内部又能细化为围棋、电竞、游泳、足球等二级品类。这些二级品类里有没有容易被在线化的?答案是有的,比如围棋。围棋是知识性高、复杂度低的典型品类,只需要孩子挪动棋子,所以相对容易被在线化。接下来是电竞,电竞虽然比较复杂,但仍然是高知识性的品类,因此也有可能被在线化。而游泳、足篮球就很相对很难被在线化了。

2.培训创业的速度更快,行业的集中度会更高。

过去线下培训发展受到诸多限制,而在线培训能够克服这些限制,获得更大的发展:

第一,在线培训不受空间距离限制。一般线下机构只面向方圆十公里招生,而且培训的年龄段越低,招生的地理范围越小。但在线不是这样的,在线培训的每家公司都可以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上招生,这是一个巨大的机会,一定可以让培训公司成长地更快、更大。

第二,在线培训能够更快速增长。一家店从选址到建设起码需要四五个月的时间,而且选址风险非常高,管理成本也很高。而在线教育公司可以身在北京却覆盖全国市场,没有选址建店的风险,而且不用每个地方都配运营团队,管理成本也更加可控。

第三,在线培训创造了小品类崛起机会。线下培训很多小众品类无法成为独立机构,比如线下单纯的插花培训是很难做起来的,方圆几公里之内生源太少。但是在线培训不同,由于面向全国招生,因此任何一个小品类,都可以做成至少1-2亿收入的公司,在细分市场占有30-40%,甚至更高的份额。

最后,在线培训强迫机构重视品牌口碑。有时候即使一家机构的服务不好,但由于种种限制,客户只有这一种选择。而在线培训不同,线上所有信息都是相对透明的,如果机构不维护自己的口碑和品牌,有可能很快就走向消亡。所以在线培训机构会更加珍惜品牌,而品牌又是教育用户、降低招生成本的最好方式,最终赢家通吃。

3.我们明显地看到,流量型公司和培训型公司正在相互融合,而且融合程度超越大家想象。

据我了解,一些原本是开发在线工具类产品的公司已经在和培训机构整合了。一些流量型公司开始自建教学团队,比如作业帮;也有人在建立合资公司,像有道在与不同的名师工作室合作;也有人并购培训机构,双方一拍即合。反过来,培训机构也会投资或收购流量方,比如小站教育之前投资北美留学生日报,等等。

4.直播授课综合体验将很快超越面授。

直播授课扬长避短,充分发挥互动、数据、技术优势,展开个性化教学。举个例子,现在很多平台上都有实时练习,比如YY和ClassIn,老师在讲课时随时弹出一道习题,学生做完后实时统计结果,马上就知道多少人对、多少人错。老师就可以针对性地作出反应,如果这道题90%的学生都会了,就不再讲解;另一道题只有10%的人做对了,相关知识点就很有必要再重复讲解一下,这是面授很难做到的体验。

直播的实时练习还衍生出更多的可能性。比如将大班课和专题课结合,刚才讲到有一道题如果只有10%的人错了,老师就不讲了,那这10%的学生怎么巩固?他们在课下就自动被分流到专题课上重温该知识点。而随着学员总数量增加,这10%的人数量也很大,组成一个新的大班。这实际上是个非常复杂的实时分班系统,必须要依靠技术去实现。

除了实时练习,直播还可以做到课堂全过程记录。技术可以记录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可以记录学生的学习行为。我之前看过一家创业公司,把人脸识别应用到在线教室中,上课时只要学生的脸移开屏幕,视频课程就停止播放,而且把别人的脸放在屏幕前不管用,放自己的照片也不行,它具备立体识别技术。总之,直播课堂能记录下很多可被数据化的东西,学员的行为、面部表情、对课堂的参与度、甚至是做题时的犹豫与果断,都能够被记录下来。

最后一个就是大家经常提的个性化学习。直播收集了大量数据再进行处理,可以面向学生推出不同的产品。比如刚才提到的10%的学生课后去上专题课,这就是一种自适应和个性化。

作者结语

直播培训的趋势已经相对明朗,但我认为仍然有大量的创业机会,还有许多品类没有被有效的在线化,在线教室的体验仍然不够好,在线招生仍然困难重重。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